王公传
一
王公是我的朋友。至少他是还留在省城的、时不时可以见一面的为数不多的故人之一。所以,我想称他为滑稽可能不太好。但我想他是不会介意的。
每个人都说他这几年变老好多。狐狸曾说他:
从高一的数学王子,到高二的数学仆人,再到高三的数学乞丐。
但在我印象中,自从我认识他,他都是那副样子——我都没见过他意气风发的模样。
我本来打算从认识他开始说起。但是那样太没意思——其实是因为我也记不清那时的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矫情一点说,他的脸上笼罩着一层夏末秋初的水雾。
那我就从最近一次见到王公开始说吧。那是他生日,他请客吃饭。晚上吃饭,我下午就去了,去找一个在他的大学的初中同学。吃完饭后,我们打算去湖边晃晃。但是他说不舒服就先走了。那次吃饭,去的工学院同学比他的大学的同学还多。
在这之前,有人在班群里提起他对一个药学院的姑娘有想法。未果。再在这之前,我去他的学校的时候,他做过不称职的导游。
在敲这几行字的时候,我想起来王公最初怎么引起我的注意了:
19年八月底我入高中,随之而来的就是军训。这里我主要写王公,但我要提一点自己的事情,因为这件事和耗尽层有关。(耗尽层是个姑娘,这么叫她算是一种密码。)而耗尽层是这个故事的女主角,应该没有之一。
报道那一天我收拾好寝室之后就拿着泳裤去了游泳池——高中有泳池,当时对于我是很稀奇的,虽然后来我发现我的伤心地也有。在泳池跑了一个下午,换完衣服后我去教室,开始第一天的晚自习。
显然我当时已经快迟到了,因为我进去的时候已经没几个空位子,而班主任c在我进门后一秒也赶到了。我往教室后排北侧靠窗快步走过去,朝角落座位的的主人问道:
旁边有人吗?
耗尽层用塑料普通话说,没有,欠身让我进去。That's how I met her.
二
我将刚刚的场景写成一个决定性的时刻,但事实并非如此。我想这个场景如果发生在别人,尤其是我的几个朋友,身上,也许会是很重要的瞬间。但对于我来说不是。我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那一天发生的事,从头到尾都记得很清楚。我猜想那可能是我这几年来印象最深刻的一天之一,可能是因为它在此后的谈话中被反复回忆。所以不写出来可惜了。但这段记忆对于王公的故事无足轻重,所以我想把这段经历安在他身上,用他的第一人称来写:
我第一次见到她,是高中报道的时候。我记得那一天是2019年8月24日。我记得那一天的所有事情。
我记得那天我兴致勃勃地去泳池,在水里泡了一下午。我记得那天急匆匆地洗完澡,顶着蓬乱地头发跑下宿舍,跑过广场,跑上四楼。我记得我匆匆忙忙地跑进教室时,第一眼就看向了她的方向。
我记得高中的第一个晚上,我在这间往后我度过寒暑的教室,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对她所说。第一个夜晚,就在她身旁度过。
我不知道这是概率的安排,性格的注定抑或是上天的玩笑。我也不知道,她的笑,往后对我会意味着什么。
好了,我随手写的。估计是不够煽情——我的文字能力还是比不上王公本人。这么写可以很狗血,但是没什么意思。而且我也曾经把这个故事讲成过琼瑶故事,在这里就不重复了。
我暂时还不想说自己的故事,所以这一天的记忆就先放着,希望我不会忘。
既然不能用王公的虚假的第一人称开启,那就用最平庸的方式,先介绍耗尽层,再让她引出王公。事先说明,我的话完全不可信,全靠回忆。
三
耗尽层是个可爱的姑娘,至少我当时是这么想的。她现在在上海,毕业之后我一直没有见过她——就像段一直没有见过王公一样。段是我的室友。
开学伊始耗尽层是我的同桌。我记得当时我们成天就在一起扯淡。现在我可能已经没有这种能力了。当时我对我所在的超级中学还有敌意,和她说说话多多少少缓解了我对这所中学学生能力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及随之而来的恐惧和抗拒。
她说她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家里只有父亲在工作,在小镇的体制内,母亲租房子陪读,一个月两千负担很重。那年十月份国庆假期,我爹带我去长沙旅游,我在湖南大学的操场北侧跟他说过这件事,他语重心长的皱起眉头回答:
那也没办法,你也帮不上她的忙。
湖南大学是所好大学——“好的大学,没有围墙”之谓也。不知道经过三年的反复现在如何。
她当时戴一副最普通的黑框眼镜,穿校服T恤,束马尾。在我看来,是貌不惊人。但高挑的身材和练过舞蹈的形体还是让她脱颖而出。某一个夏天之后,她(对我说的)身世背景所对应的的这幅形象奇异的改变了。
四
现在,我要让王公和耗尽层两个人(物)相遇了。遗憾的是,他们的 相遇似乎并没有我和他的相遇那么罗曼蒂克。
我不知道他们在这件事前是否认识对方。大概率是的,他们甚至在开学前就认识,原因后面会讲。但这件事确实是他们的名字第一次在我耳朵里相遇。事情经过我可以一句话说完:
有一天段用那种典型的中学男生闲着没事干的八卦语气告诉我的:
王公昨天晚上去女生宿舍门口堵耗尽层了。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有好事者,可能就是我,去向他求证。他的解释也很简单且合理,就是他放学后没回宿舍而是回出租屋了,路过女生宿舍。没引发什么风波,只留下一些谈资,但这件事确实是围绕王公种种故事两个关键元素的起源或是引子。
五
第一个元素,就是王公种种传说。这也是他能进入这部列传的原因。
要是硬说的话,当时为什么传说王公会去女生宿舍堵门,而且还会有人信。这也是有原因的。我们这所超级中学之所以超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全省招生。进校前的暑假,省会之外的学生(也叫做专县生,虽然本省早就没有专区的说法了。可见我母校的老牌和守旧。)来武汉参加“夏令营”,来进行分班和宣传鼓吹等等。而王公当时就出名了。
段是夏令营时他的室友,他当时就应该跟我讲过。但我已记不清了,所以前两天找段又问了一遍。在对话框里看到时还是没绷住。
王公是一名武汉高中生,他非常喜欢玩手机游戏。有一次,他在上课的时候玩游戏,被老师抓了个现行。老师训斥他,要他把手机交给老师,但是王公却死活不肯交出手机,还一直辩解说自己在查作业。 老师非常生气,决定把手机没收,让他的家长来学校领回。于是,王公非常着急,想方设法想要把手机夺回来。 他决定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出教室去找手机。结果,他竟然走错了路,走进了隔壁班级的教室。 他看到教室里没有人,就走进去想找找自己的手机。不过,他没找到自己的手机,反而发现了一部更高级的手机。 他想着这部手机一定比自己的好,于是就把它拿起来想要拿回家用。但是,他不知道这部手机其实是隔壁班的班主任的,是她放在教室里充电的。 结果,班主任回到教室后发现手机不见了,非常着急。经过调查,她最终发现了王公的行踪,于是找到了他并要求他交出手机。 王公被班主任逮住后,他就只好承认自己是想偷手机的,并且解释说自己只是想用手机玩游戏。最终,班主任原谅了他,并让他写一份道歉信向班主任和老师道歉。 从那以后,王公再也不敢在课堂上玩手机游戏了,也更加珍惜自己的手机了。
段告诉我,当时夏令营分班后,学校组织各班同学到操场上进行一系列活动,其中就有跑步。王公就在跑步比赛中一跑就是一百多米,把其他人远远甩在身后,大家都惊呆了。这个故事传遍了整个夏令营,而且在学校里也广为流传。因此,王公在学生中的名气很大。
王公的名气和传说,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他的确是我们学校田径队的主力,也是全市的优秀运动员。我们学校以田径著称,在这方面的成就一直都很出色。如果你有观察力,你会发现我们学校的外墙上,有一个纪念牌匾,上面写着:
我校首批毕业生于1951年创校于此,时值抗美援朝之际,校址曾作为开滦铁路北宣线的工地。1956年,毛主席题词。我校曾连续13年夺得全国中学田径比赛冠军。
在我的印象里,王公的传说中最惊人的一条,是他跑了一百多个标准田径场,大约是四千多米。当时在我看来,这个数字简直是天文数字,因为我自己的体育成绩并不出色。不过后来,我在国内一所大学读书时,遇到了一位体育专业的同学,他告诉我,王公的纪录是可信的,甚至还有可能更快一些。
据段回忆,那个夏令营,王公被选为演讲嘉宾。他的演讲题目是“中学生应该如何度过三年时光”。段还模仿当时的情景跟我讲了一遍,说王公很镇定自若,说话声音也不大,但他的演讲很有深度。他讲了很多人生哲理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段还特意强调了一句,说王公讲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并且给了一些实例。在那个年代,这种话题和这种深度的讨论,无疑让听众们很过瘾,甚至会在之后的时间里,重温王公的话,寻找感悟。
听完演讲之后,段跟我说,王公的人气爆棚。很多女生暗地里也开始议论他,说他是“王子”。在我母校这种传统高校,一部分女生对“王子”这个名号向往已久,毕竟这里有不少富家子弟和高富帅。但大部分人更注重的是人品和学业。而王公在这方面也不错,成绩很好,人也很有趣,还有那种不拘小节的自由气息,非常符合他们对“王子”的期望。所以当传言说王公堵了耗尽层的门时,很多女生并不是很生气,而是开始讨论他的事迹。王公的名字也随着这件事变得更加响亮,他成为了一种神话般的存在,一些人对他敬畏有加,一些人则是好奇和向往。但不管怎样,王公的名字已经在学校里传开了,就像他那充满智慧的演讲一样,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六
第二个元素,就是耗尽层。他是我们学校的一名学生,但在我印象中,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对他的印象,仅限于他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活动中表演了一首朴树的歌曲,唱得很好听,但在我印象中,他并不是那种很受欢迎的类型。至于他的名字,虽然我不知道它的来源,但在我们学校这种地方,这种名字并不算奇怪。
我不知道他们相遇的具体情况,但在学校里,有这样一种说法,即耗尽层曾经在王公的带领下参加过田径训练。如果这个说法是真的,那么王公和耗尽层之间的相遇,就不是偶然。
然而,我对这个说法的真实性并不确定。我想知道的是,王公和耗尽层在相遇之前,是否有过任何交集。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但我没有找到答案。
不过,王公和耗尽层的相遇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这只是我们学校里的小事情而已。但是,它却成为了两个传奇人物之间的起点。王公和耗尽层,一个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一个是平凡无奇的学生,但是他们之间的相遇,却为他们之后的人生轨迹注入了一股神秘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和耗尽层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王公变得越来越高傲和自大,他以自己的传说为傲,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而耗尽层则变得越来越低调和谦逊,他在学校里默默无闻,但却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功。
在这个故事里,王公和耗尽层之间的相遇,只是他们人生轨迹中的一点点,但却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人,有些人会影响我们的一生,而有些人则只是路过而已。但是,无论这些人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都应该珍惜这些经历,因为它们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七
fine,如果你没有看出上面是ai写的,那么我不知道是我该质疑你的阅读,还是你在质疑我的写作。但是gpt写的竟然有不少和事实相符。想来我们的经历也没那么独特,至少逃不出大模型的训练集。
我想想gpt说对了什么。
- 王公确实和学校的电子产品有不解之缘。
- 王公确实参加过演讲比赛。不过不是高中刚开学,而是大学军训的时候。
- 耗尽层确实是个田径健将。王公倒是体育苦手。
- 王公确实绩很好,人也很有趣,还有那种不拘小节的自由气息。
- 耗尽层确实低调和谦逊,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功。
夜深了。想到自己、王公和耗尽层的经历,我想班主任C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成不我欺。我注定度过一个相对、绝对失败的人生。而耗尽层会成功。不过这个故事是关于王公的,所以让我们light-hearted的继续吧。
段对我说,夏令营期间王公就显出端倪了:
夏令营的时候wg是我的寝室长,那时候我四号床他一号床在我对面,明天晚上我上床时wg总在下面,他说他的母亲要求他熬夜学习
有一天晚上我很晚的时候发现wg既不在下面也不在床上,第二天早上问他去哪了,他说他跑宿舍走廊逛了一圈。当天晚上我又发现他不见了,出于好奇我也出门想去找他,结果三层走遍没看到他(当时专县生只住了三层),我以为他要么回去了,要么我错过了,要么他去四五六层了,于是就回去睡觉了。然后到了白天我问他,他说自己带着自己的登山绳从宿舍翻出去了(听描述应该是从一到二楼那个晾衣服的地方),然后差点没回来。
“一点”“一点半”“比较早十二点”之类的
不记得有没有更晚了,感觉是有但我不能乱说
他还说他妈打电话问过他有没有熬夜学习
然后他中午还不回寝,有一天我也没回,结果发现他在教室和仙桃同学打游戏,打完游戏又上b站看mmd🥵
大概就是这样。段毕业后没见过王公,就像我没见过耗尽层一样。
太晚了,明天我自己来讲后面的故事。今天都是别人说的故事。
八
咕咕咕咕咕咕
正是这样,原作者已经咕咕咕许多天了。让我来提醒一下他,王工在高一时就有许多丰功伟绩。当时我在班级上认识的人很少,并且和作者怀着同样的对于超级中学的恐惧。
呃呃,你倒是自己写啊。
咕咕精丨,除了诈尸你还会干什么。
我想说的是,当时我对于王工的了解十分有限,只知道之前原作者已经讲过的那些二手消息,和他是班上成绩名列前茅的人这两点。后来,我的室友MP(仙桃人)告诉我说他“向来都这样”。当时我和MP也不熟,于是便也没问“向来”的事。
当时我对于王工,不能说十分敬佩,至少也是高看三分的。在当时我的眼中,此人有学识,有才艺,有胆魄,可谓是人中龙凤了。
言归正传,王工在高一时干的第一件事应该是争当数学课代表。这自然是因为NY(我才不会用原作者的愚昧代号)也是数学课代表,王工想要藉此接近她。
王工果然成功了。当上课代表以后,他的表现可以称之为“无事献殷勤”,这点大家都看在眼里,于是渐渐有了“舔”的说法。
俗话说“舔狗不得house”,这再次表明俗话都是扯淡。
说实话,这里应该贴一张集体生日会的图,但我找不到了,现在恐怕只有王工本人有这张照片了。
这里面居然还有几位群友,乐
简而言之,这张照片是集体生日会的合照,其中王工和NY挨在一起。这大抵是二人最早的合照了。
当时班级上排练了一种愚昧的课本剧,我非常滑稽地参与了这种活动,我对于NY最早的印象就来源于此,当时她也是剧本中的一名演员。
和原作者一样,我一开始也只记住了她的塑料普通话。
关于原作者所说的她的家庭状况,我不了解,但是总觉得不像她本人说的那么糟。
八点五
乡长的纯🦌人视角
我和王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交情,刚入学时只觉得他很能熬夜,拥有强者的发型以及和发型相匹配的优异的成绩,拥有恰到好处的自信,同时性格温和。当然这一系列印象在之后的三年里被不断地修正,直到他变成~~玩世不恭,但又有点可怜而落魄的数学乞丐~~。王工贪玩同时有点懒惰是真的,从做题家的角度讲高开低走也是真的,掺和进众多是非被人嫌弃也是真的(包括他自己悲惨的爱情故事),但我也确实能从他“废柴”的形象中回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他做的演讲很精彩,节奏与幻灯片也恰到好处,内容也不乏深度,至少强过绝大部分我见到过的所谓世界一流带学的教授。王工固然不能算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废柴就废柴吧,花花心思去摆弄摆弄自己喜欢的那些小玩意不也挺好的吗。至少绝大多数人都要这样过完一生,早或晚接受现实而已。
八点七五
乡长说的也对,也许我们迟早都要成为王工,而王工只是少走了几十年弯路。
王工是有学识的,~~但是似乎杂学为主~~,或者说他不屑于或者懒得认真跟别人讨论问题。也许他跟NY聊天的时候更认真?
九
~~乐,还有什么可写的呢?不如直接skip到高二得了。~~
写不出来就给我skip!
我先说说当时我对王工的印象。因为他的成绩高开低走,并且我得知了一些 junior high 往事,他在我这里已经属于半人不鬼了。但是客观的说,他除了学习上不怎么用心之外倒也没做什么坏事。
既然没活整了,我先贴一段王工逆天言论。
据说他曾经说过想要报考北理工,因为他相信NY可以考上清华建筑,而他自知没有京城四校的水平。
当然,他恐怕知道北理工也够呛,于是还曾经有“到清北旁边租个房子打工”的言论。
此时深夜,有人突然问王工好好学能考到哪里,srds,如果他好好学,那他也就不是王工了,也就不会有人提出这个问题。
所有人的道路均出于自己的选择。
九点五 ALeX的读后感
我看到百丽宫这里是真没绷住。虽然最终的结局是两个预测都没实现,乐了。
你说得对,但是我想了半天都不记得王公到底干了啥。连他最有名的几次战役影响都不太深刻了。大约以后有人写了我能补充一点细节和回忆啥的。
但我也不能一点contribution也不做,所以我就配置一些环境变量吧,以后再写别的代码也用得上。
十 Path:C:\User\SeniorHigh\bin
如前所述,我们讨论的地方是中国的一座省城里的一所超级中学的一个实验班,这座省城有一所工科大学和一所文理大学,而这所超级中学可以全省招生。
显然这样的地方很多:南京、广州、长沙、武汉、成都,等等等等。结合一些其他条件可以排除一些选项,但可能也有误导信息,开盒就留做思考题吧。
现在我们给学校和班级取一个变量名。
想了一下,就叫螗狲猢中学的天才少年班。由于这样的班有俩,另一个就叫天才少女班。懂行的人已经可以开盒了。
这个学校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建国初年一位地位不算最高级的communist创办的一系列学校之一,neko也曾接见过学生代表。当年学校在老城区中的老城区,大清朝时候那地方就在城墙内,主楼正门门楣上挂着一颗红星。
但是如你所见,我写的是“当年”。这也意味着猢中现在不在那里了。本世纪初,它卖掉了自己的祖宅,找市政府在城西北郊区要了几百亩地,轰轰烈烈的修了新校区。现在那里还鸟不拉屎。
其实这在本地区算是一种common practice,我见过好几所县城中学都是把老校区卖给了民办学校,自己跑到县城建成区外围了,让许多人无处凭吊青春。这自然是因为老校区面积不足(然而我的大学的创始人非常远见卓识的要了几千亩地,我还是得滚去新校区,令人感叹),但我严重怀疑头头脑脑们在搬迁过程中也通过房地产大赚了一笔。
猢中老校区被政府分给了一所职校。我去那里考过试。宿舍、行政楼一股苏联味道,教学楼倒是很新,也不知道是否是搬迁之后修的。绿树成荫,有一点点小桥流水,门外是条巷子,目测居民都至少住了三十年,出来就是火车站。当时我就在想,要是在那里过三年会怎么样、会有多大不同。
十一
逊!我们需要你起这些滑稽代号吗?!
补一段今天听说的故事:王工曾经在学校商店买过一个MP3,却没有及时付账而打了欠条。他许久也没付账,店家只得告到年级主任哪里。至于王工受了什么处分,据他自己说,是因为学生守则里没有欠钱不还这一条于是定了盗窃。至于这个故事事实真相如何,恐怕没人知道了。
既然开了水的先例,那我也水一段。今天中午吃饭时和段聊起这些事,他告诉我说SC认为NY是纯纯的守序恶。~~这里看不懂别急,后面会讲到的~~但是我觉得这么讲是不完全正确的。这件事情之所以悲剧性地结尾,归根结底是王工的问题。至于NY,她只是做了一回理性人。
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王工和王公的区别。我本来是以后者来称呼他的,但现在我更愿意使用前者这个更具攻击性的称呼。
十二 Path:C:\User\SeniorHigh\bin(续)
今天中午趴桌子上睡觉起来难受了一下午,所以我现在要释放一下多余的攻击性。
这byd中学周围p都没有,不是工业园就是农民还建房,两者当中都住满了有钱和没钱的家长和学生。我觉得校内和校外基本上是两幅脸孔————
你快攻击
从校内看,这座学校可以被认作应试教育下的一种最美好的形态,自由。总的来说,老师对学生的压力不大(当然也看人,下面细说),学生很大程度上拥有自主决定权,想玩也可以玩,总的来说是比这个体系下的其他地方好很多的,至少比我初中的高中部好点。
但在校外,则是这个体系最丑陋的一种形态(以下说的话我自己负责)。你要是问我猢中那一片像什么,我就说解放前的旧上海,主打一个封建和资本的强强合作。
何为封建?封建就体现在,现阶段的应试教育虽然已然高度产业化,但是终究还没有达到工业化大生产的地步。换而言之,应试教育中的生产要素,which is 教师、试卷、资料以及,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封建制度最核心的一点,也就是土地,都因为人为和客观的原因处于不能被大规模生产而受到垄断的状态中。
何为资本?资本就体现在,应试教育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是我们故事中这个虚拟城市的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了。显而易见,高考分数能产生经济效益,而想让一种经济效益不通过资本的方式进行流通交换,至少在此时此地是不可能的。在衡水这种地方,教育作为一种商品是以并不低廉的学费和进校所需的关系费实现的,有原教旨资本主义的美。而在我们这则高低有点社会民主主义的含情脉脉————商品的生产、销售都是以一种自愿的形式进行的。据我观察,主要是房租以及补习。而家长、学生和教师都充分的参与其中。
如上所述,在地理上围绕学校的,是一种在生产要素上高度封建化,而在商品流通上高度资本化的已趋成熟的产业。这种产业所体现出的对知识的垄断以及教育职业化的倾向是我不能接受的。事实上我也并没有参与太多。当然在如今的时代地理上的分隔并没有那么重要,可以说这种内卷产业化的现象主要发生在环绕在校时间的时段,是一种时间上的分野。
对于我来说,猢中周围的地方是很压抑的。首先当然是因为这抽象郊区毫无生活配套,基本上是没有有意思的、值得一逛的地方。此外,我一想到眼前的楼房里,住着数千个为了一种在我看来很虚妄的目的或是耗费青春、或是耗费金钱、或是放弃了自己正常的生活(既有学生也有家长)、当然也有从中渔利的人,我就会很烦躁。
以上内容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你要是不同意,那就是我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那这和我们的故事有什么关系呢?如上所述,我认为家长放弃自己的人生,投入孩子的教育(此处特指分数),也即参与到这种内卷产业中,是一种很悲哀的事。很遗憾,王公的家长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以后会出场的。
十二点五
你说得对,但是我不能完全同意你的观点,因为这种四旧已经被铁拳破掉了,超级中学很快也将灭亡了,社会终究还是在进步的。
而封建的说法也是难以成立的,你完全可以花钱买到超级中学最好的教育资源,这就是纯正资本主义,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是教育资源集中在超级中学这一点是封建的,但是也不尽然,因为进入超级中学并不靠身份社会那一套。总之,比起超级中学,衡水之类地方反而更封建一些。
彦归正传,王工的父母,据我所知,确实是魔怔人,MP评价为“看不透”。据我所知,王工的母亲是非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之所以说非典型,是因为她过于魔怔。据有限的情报看来,她在初中时就对王工有极为严格的要求,这使得王工刚上高中时有比本文大部分读者更好的成绩。srds,她并没有来陪读,因此王工自然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天性。令我不解的是,她做出过许多激进举动,却很晚(或者根本没有)来陪读。这,在我恶意的揣测看来,无疑也是一种不负责任。她的激进行为我列举三条。
1、据王工自己说,某次王工考试大失利之后,她曾经精神崩溃而试图举火自焚(王工自己说的,无夸张),当然最终没有实行。
2、同样据王工自己说,某次王工大大触犯天条之后,她曾经连夜从仙桃驱车赶来对王工进行殴打。
3、依然据王工自己说(这一点可信度并不高,因为感觉正常人类难以说出这种话),她知道王工学习无望,于是曾经说“实在不行你争取早点传宗接代”之类的话。(省去粗鄙之语)
感觉MP还是客气了,这就纯纯类人生物。
十三
水来水去,还是没有进入正题。
得,我们先速览结局,贴一段王工言论:
人言道:离别是为了更美妙的重逢。但,为何无人告知我-----有些人,离开一阵子,就会变成一辈子……人的心是那样的强大,强大到我如何也生不起改变它的念头来。 亦有人告诉我:有些人是过客,有些人是星火。过客终将逸去,星火终将成尘。 佛陀也曾说,也曾指责,也曾惋惜:无缘莫攀缘。 ………… 不巧的是,这些我都懂,可惜我也都去做了。我知道这会让我哀毁骨立,会让我涕泗滂沱,但我仍然-----甘之如饴。 怎么说呢,我是活该,我是配不上,我是很天真。或许我不该因为自己有一颗真诚的心就沾沾自喜。或许当初的同意本身就是错误。或许真正的一段关系不该是这个样子的。 所谓的埋藏心底是不是真的,可不可信呢?我不知道,但我绝不怀疑。所以我得不到,但我依然愿意等待。为我破例了许多是真,我付出了许多也是真,但我们都遍体鳞伤也是真。 我确信,我受到的伤害恐怕更大。对于我们之间的种种,我很抱歉,但我不后悔。你说过,但凡是你做的事,你都不会允许自己有后悔。 何其难也! 我不后悔被打骂,我不后悔没考好,我不后悔前路迷茫一片。只是因为有你在我身边。 但近四个月以来,离心离德,心无合处,我一直在等也一直在舔舐伤口。但这血液却奔涌成河------殷红的泪河。 哈哈,神明赐我以太阳,却让我在明媚的烈焰中尸骨无存;神明赐我以皎月,月光如水却将我溺亡;终于神明赐我以三千千星辰,流星却将我碾作泥尘……… 我在最得意之时遇见你,在最失意之时得到你,却在最后的一刹失去了你。惶惶乎如林深之鹿,戚戚焉如南海冥鲛。 黯然销魂者,唯别卿而已。 因为记得很清楚,所以忘的很痛苦。我记得你走过我身边时轻触的脚尖,我记得你衣袖下冰凉的手,记得你帽檐下温顺的目光。 我也知道,你看到这儿大概率也不会回,甚至根本看不到。因为受到这样待遇的已经有很多条信息了。三个月以来,我数不清给你发了多少条信息。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每一次都是浅尝辄止,每一次都期待着下一次。 今天,我,仍将如此。
我不得不感叹,王工文学上是有一些东西的,至少上面这段我和原作者都写不出来。
再贴一段:
嗯……不知道是谁能让我再次心肝情愿、死心塌地奉上这盒人间难得……上一次……还是圣诞节吧。好像是过了许久,久到我以为自己已了无牵挂,但却又像弹指一挥间,落得物人两散……也许只有山间清晖是永恒的吧……原来我一直还在那清雨漫漫的长夜中啊……
你们说的对,但是我把经典照片翻出来了,贴到前面去。
呕,列位看官,你们不妨想象一下这种画面,揣摩一下这个类人生物的用词,然后我保证你们恶心🤢🤢🤢。
~~已经开始直球辱骂了,网安部玊玊做好加密~~
十四
你们说得对,但是我现在在SJTU闵行校区主图书馆LB4-E-020,我十分的饿而且手边只有半杯没加糖的美式,同时我的耳机也没电了,这下不得不来更一点。
今天我采访了一位知情人士,并且按照网安部长的要求让她自己想了代号,她想来想去决定称自己为洛妮娅女士。我整理她的言论如下
首先我们明确一个时间,那就是2021年11月26日,这一天王工向NY表白。是什么事情突然给了他如此巨大的勇气,这恐怕不会有人知道了。当然,正如前文所述,王工这样或明或暗的表示应当已经有许多次了。之前NY对于他的态度是忽视,但是事情在2021年9月之后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也没有人能够了解。总之,NY对于他也逐渐热情了起来,并且终于在2021年11月26日同意了他的请求。
我突然回忆起来,当时我们一直在尝试让王工去表白,现在看来属实是有点滑稽。
据洛妮娅所说,NY此时的态度是尝试,也就是可以接受,但是不能影响她自己。于是就进入了第一王朝,这段时间他们定下《临时约法》,包括不能泄密,不能影响成绩等等。《临时约法》还规定必须有以下几个知情人:洛妮娅,她的伴侣和KING。这种人员配置属实过于离谱了。这一时期他们主要的活动还是正常的,包括科技楼漫步和HYZD论道,其中并没有什么不能描述的。
当然,第一王朝迅速就覆灭了,具体时间是12月中旬,NY给出的理由是专心备考期末。从第一次break up到寒假,王工无疑是十分痛苦的,著名的科技楼走廊之战也发生在这一时期。但是放假后王工就重拾了希望,不断地通过短信进行交流。从结果上来看他的话术十分成功,因为开学之后居然就建立了第二王朝。关于他们居然还能分而复合这件事,洛妮娅给出的解释是
对于NY来说,她只想从恋爱中获得两种体会,依赖和支配,同时她认为自己能很好的控制情感。而王工无疑可以给她后一种体验。
想想也是,对于这种hentaiS来说真是很不错的体验呢
洛妮娅评价为:与其说是找npy不如说是养修勾
对于王工来说,首先他的在世俗眼光中是个相对失败的角色,于是他凭借这段关系获得一点内心的平衡,这是其一。其二,他的成熟之处在于不去戳破这种关系的畸形本质,他只想和NY在一起,不论瞬间还是永恒。
真是个纯爱战士啊!
当然,第二王朝时期他们完善了《临时约法》,并且NY要求王工成绩要有大的进步,达到400以内,而她自己成绩也不能有退步。
当然,这显然不可能实现,二调我记得这两个人形生命体都有相当的退步。
但是,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立即break up,王工仗着这点有了安全感,变本加厉地摆了起来。
王工在这一时期的成就已经远超各位群友了。他不但实现了二垒,三垒也不在话下,也就是不够方便,否则我估计早已全垒了。
难道你们还想看细节?这我是真不好描述
4、跨坐式接吻
将他推坐到椅子上,或者沙发上,然后跨坐在他的腿上,双手环住他的脖子,将身体的重量大部分放在他的身上,先暧昧地对视几秒钟,然后深深的吻下去,最好能吻到他整个人都控制不住后仰。(传说中的坐腿杀)
十五
这篇滑稽文章也接近尾声了,当然还有许多事没有写到,后面想起来再补充罢。我想请网安部长来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