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order_traversal
-1
byd之前折腾这wsl上面的git把写好的一小段搞不见了,现在凭回忆重写一下。
0
高中的时候C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小说的114种结构和514位作家,可是我现在只记得wolf她老人家对着墙上的斑点发电,令人感叹。
在那个最不自由的时期我对文学有着莫名的兴趣,时常趁着为数不多的白天自由时间去图书馆顶层晒得很热的外文图书室借书,虽然总共也没看过几面。我记得曾经说过如果高考失利了,但凡还能上华师就去学英语,争取回母校教书。最后果然失利了,让我来到了现在这个地方,🤡。
然而现在我已经成功的脱离了高级趣味,所以当李白川反复催促我写点什么的时候我表示想不出该怎么写————1919种风格和810种技巧我现在一种都不会。但是有些东西我至少现在还是没忘,which includes层序遍历。所以,我就遍历一下这张地图上的地方,记录这一年。

Let's get started
byd,我那一段呢?
1
西小门
此时此刻我正坐在西小门外面的麦麦边吮早餐的咖啡边吹空调边写这玩意。在我对面是一个也在吸咖啡的社会大哥,在边抖腿边和三个年轻一点的人讲销售经。我怀疑他们是不是传销的,但是感觉应该不至于。
这家麦记算是我的半个食堂,主要是离得近味道也还行,虽然不算便宜。
西小门是疫情之后才有的。疫情之前,这里是从学校到教师小区有一道真小门,需要教师小区的门禁卡,不过19年之前大部分学校都是自由进出的(除了一些网红大学),所以其实可以跟在人后面混进来。
有人曾经问为甚么没有西大门。这就是不了解历史的缘故了————在上一场疫情,which means 03年的非典之前,在鲁磨路中建三局家属楼和打野花园中间那个缝那有一个西(大)门,对应在校内的位置是氧气层和新东方校内班的那个楼。可能你就又要问了,氧气层不是在东边吗?这也是不了解历史的缘故了,原来氧气层在现在这个新宿舍大楼的最西边。那里原来还有一排小别墅,是给留学生住的,叫华啥来着。我有个朋友是个黑哥哥,他跟着他母亲来这边生活。应该也是疫情期间那一片被铲了。合理推断是因为疫情期间黑兄弟都润了,所以干脆拆了重修。
说回来,根据历史照片,西大门外面曾经是“堕落街”(这个词我还是从我妈妈那里听说的),成片的大排档。而现在,这里是一片绿地,有一条小路,有一些小树,有一些小花,有一些小草,有一些小石头,有一些小猫,有一些小鸟,有一些小蚂蚁,有一些小蚊子,有一些小蝴蝶,有一些小蜘蛛,有一些小蜜蜂,有一些小蜻蜓,有一些小蟋蟀,有一些小螳螂,有一些小蝉。
(以上这段莫名其妙的话责任全在copilot)
西大门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了。所以我猜以前那种自由进出、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境界也不会出现了。山下面通向地质大学的那道门估计也消失了。但是西小门对面现在也出现来一排小吃摊,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轮回。
西小门周围好吃的还是不少。之前说过麦麦,马路对面还有一家小贵但是正宗的襄阳牛肉面。也是小摊那些常见的东西都有,但是贵而且质量存疑,感觉不如之后要说的网球场。再往北边走就是一大片抽象的城中村,国光 (!) 大厦有家还可以的东北菜,有两家武汉著名的livehouse/酒吧(虽然我都没去过)。再往东走杨家湾就是里约热内卢了,不是很敢瞎逛。
2
紫菘十五栋
紫菘十五栋曾经顶楼是summer books,一家还挺classy的书店和咖啡店,在那翻过张爱玲、发条橙和mark twain。可惜它没撑到我有机会消费的时候。现在空了,只是楼梯上还有文学家肖像、名言之类。我记得有Ezra Pound。
现在二楼是台球室,环境比较糟糕。老板似乎喜欢弹吉他。一楼是快递站和小卖部之类。
3
紫菘八栋
紫菘的意思是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鲜根,说来挺抽象的。不过宿舍得名是因为修宿舍的房地产公司了。